A
A
A

大澳往昔

大澳漁村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至明朝晚期。初期,蜑家漁民居住於漁船或棚屋之中,後來原籍福建的鶴佬亦遷移至此。1521年,明朝海軍於附近海域抵禦由葡萄牙阿爾瓦雷斯(Simão de Andrade) 率領的海軍,史稱「屯門海戰」,當時大澳漁村曾被葡萄牙海軍所佔據。時至今日,大澳居民將當時的據點稱為「番鬼塘」(「番鬼」為粵語,意指西洋或西洋人),一直留存至今。

 

到了明末清初,因朝廷政策迫使沿海居民遷往內陸,大量移民從北方湧入大澳,令大澳漁村發展得更具規模。

 

直至19世紀,客家移民開始於大澳聚居,並在村落的東部和南部開始農業耕種。部份居民則以飼養豬隻及養蜂為生,同時兼營養魚場。豐饒的大澳土產不僅滿足了本地需求,更同時出口至香港市區。因此,大澳逐漸成為了大嶼山南部和西部村落的主要市鎮。

 

傳統上,蜑家人一直處於傳統中國社會的低下層,飽受不同形式的歧視,例如不得在岸上居住等。在大澳,蜑家漁民同樣與陸上居民分開生活,分別在不同廟宇進行祭祀,這樣的情況亦延續至20世紀。

 

正正因為這種生活模式,令蜑家人沿河興建與別不同的棚屋,造就了今日大澳最引以為傲的獨特象徵。

 

經濟活動方面,大澳漁村的鹽業發展由18世紀中葉至晚期日趨成熟,沿坑尾溪一帶亦設立了不少鹽田。大部份產鹽從大澳私運至澳門、香港以及珠三角地區。後來,殖民地政府積極鼓勵大澳的鹽業發展,並引進日曬技術以增加鹽產量。然而,大澳的製鹽業在1950至1960年代日漸式微,很多鹽田轉變為養魚塘、農田或用於興建房屋,甚至被棄置。

 

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香港被日本佔領,許多基本物資變得十分稀缺。縱使很多大澳商店被迫關門停業,但漁民仍然可以出海捕魚維持生計。因此,當時的大澳居民沒有像香港其他地區一樣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,走私活動亦應運而生,來自中國大陸的大米和蔬菜紛紛經由大澳運至香港,而大澳生產的鹽則運至北方出售。根據年長的大澳居民憶述,在戰爭期間大澳的傳統廟會及粵劇表演依舊進行,證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澳居民基本上維持了正常的生活。

 

食品加工生產在大澳漁村已有悠久的歷史,鹹魚、蝦醬、醬油和蠔油至今亦成為了當地特產。不過,由於大澳漁村的位置偏遠,阻礙了業務的拓展,隨著香港其他地區蓬勃的發展,大澳的產業亦漸漸失去競爭力,最終相繼於市場上消失。

 

1970年代,大澳人口開始下降,大量居民均移居到市區工作,其中主要的原因為香港周邊水域的漁量驟減,導致漁業的衰退。對於大澳漁民而言,主要的漁穫黃花魚佔總魚量的42%左右,其他魚類主要包括馬友、倉魚、紅衫及撻沙。

 

1954年,黃花魚的魚獲數量為10,920擔,至1958年已急速下降至402擔。從此,大澳的漁業亦難再興盛起來,常住人口也從高峰期的30,000人減到現時約2,000人左右。

 

在外國競爭的影響下,鹽業的生產量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幅下降。1950至1960年代,鹽田營運商逐一停業。1969至1970年間,大澳公路的興建摧毀了鹽田的水利系統,自此大澳的鹽業亦日漸式微。

 

然而,這片沉睡的水域近年又開始熱鬧起來,讓繁忙的都市人可暫時遠離煩囂,享受寧靜的漁村風貌。今日,大澳縱橫交錯的優美水道,別具一格的棚屋,滿佈漁村特產的橫街窄巷,以及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景致,都迷倒了一眾的旅客。難怪大澳會成為一個深受本地及旅客歡迎的香港旅遊景點!